传统戏曲形式的影像化呈现——以戏曲电影《野猪林》为例

京剧《野猪林》是京剧艺术大师李少春的经典传世之作,众所周知,《野猪林》是李少春在继承了前人的基础上,而自己创新编排的一出新戏。在1963年,由崔嵬、陈怀皑导演,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主演的电影戏曲《野猪林》(又名《林冲雪夜歼仇记》)与观众见面了,使那些不能在剧院亲自观看大师们表演的观众们也可以在大银幕前一睹名家们的风采,当时就引起不小的轰动。数十年间,《野猪林》作为京剧曲目已经被众多戏曲名家和理论家品评与解读,其中不乏见地深刻、思想精深的见解,本文在这一方面无需赘言。 但我们现在需要注意的是,戏曲《野猪林》和戏曲电影《野猪林》是不同的,前者是舞台艺术,后者是视听艺术;前者演出一次只能一次性观赏,后者制作一次可以反复观看。表现形态和接受方式的不同,使得同样一个剧目散发着不同艺术魅力。戏曲艺术与电影艺术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如何将戏曲转化为电影,而不失去戏曲艺术的韵味,成为戏曲电影的首要问题,而戏曲电影《野猪林》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戏曲电影《野猪林》不仅对原版戏曲唱词、念白、表演等内容进行了一定调整,还运用了独特的视听化手段,成功的将戏曲故事电影化。 第一,戏曲电影《野猪林》在布景的设计上完成了电影意蕴的营造。在布景上传统戏曲极为简单,强调营造意境、虚实相生,观众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想象周围的环境,没有过多的具象环境布置。而在本片中,为了适应影视艺术表现手段,在布景上,创作者们使部分环境“具象化”,这样观众就可以较为容易地理解剧情,看懂本剧的发展脉路;同时,本片的布景也没有像普通电影过于实体化,布景上吸取了传统戏曲注重意境营造的特点,在虚与实之间达到了平衡。例如,在两个官差押送林冲进入野猪林的这个片段的开头,影片在布置了几棵参差不齐的松树,镜头由右向左移动,这几棵松树就形成一片树林,再加上由烟雾制造的氤氲的效果,将野猪林那种恐怖不安、危险重重的气氛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再如,林冲夜归发现自己的居室被大雪压塌,在小庙中休息,陆虞候带领官差火烧草料场的一场戏中,在未烧前,背景是暗灰清冷的,但在火烧起来的时候,背景被打上了红光,红光背景的运用不仅反映了环境的实际变化,也将主人公林冲的情绪反应出来,此时他的心情也如背景中烧着的草料场一般。胸中积累的冤情和愁苦也要马上爆发出来,随后,演员们精彩的武戏直接将剧情推上了高潮。场景的合理布置,成为戏曲电影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它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剧情、烘托气氛、表现心境,从而更好地讲戏曲艺术原有的意蕴通过视像化的手段表现出来。 第二,戏曲电影《野猪林》在场景转换上很好得实现了电影化。传统戏曲受到舞台表演的限制,在场景转换上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往往需要费尽心思在较少的场景中表现更多的内容,这样也就形成了中国戏曲独特的表演形式,其程式化的美感有时也来源于此。而电影在场景的转换上就更为自由,因为其不受舞台表演的限制,可以根据创作者意图进行自由切换,戏曲电影《野猪林》则很好地运用了这一独特的优势,更为自由地表现剧情的发展、人物的性格和表演的特色。例如,本剧的开篇有这样几条叙事线索:其一,高衙内准备上街“寻花问柳”;其二,鲁智深在寺庙的菜园展示武艺;其三,林冲带着家眷到庙里还愿。如果用传统戏曲表现这个开场,就会有不断有演员上场下场,而且直接表现在观众面前,而电影则可以采用“蒙太奇”手法将它们自由组接,叙事上就更为顺畅合理,也符合观众欣赏电影的习惯。 第三,戏曲电影《野猪林》在镜头的安排与表现上也极具表现力。传统戏曲艺术是舞台艺术,观众观看到是舞台的全部,若按照镜头的表现形式来讲,剧场中观众看到的就是固定镜头、全景镜头、平视镜头,但戏曲一旦进入电影艺术表现方法之中,那么镜头表现方式就更为丰富了。在影片中,镜头就代替了观众的视点,可以移动,产生各种移动的效果,这时观众就不仅仅是在一个位置上观赏戏曲,可以在运动得到更多的艺术信息。例如,影片中常常出现将镜头移动到主要的正在表演的人物身上,此时这个人物的景别就会减小,其局部的表演状态就显得更加突出,得到强化,让观众得到与在剧场中欣赏戏曲不同艺术享受。本片中镜头的角度安排得也尤为突出,还是火烧草料场这个片段,当陆虞候打开庙门时,在特写的景别中,给林冲的镜头是仰角度的,给陆虞候的镜头是俯角度的,此时的俯拍和仰拍不仅仅代表了他们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上看到对方的视觉效果,更将林冲胸中的怒气和陆虞候心理的不安体现出来,对人物的刻画和剧情的推进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经典艺术的魅力是长久的,五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够通过戏曲电影《野猪林》来欣赏京剧艺术大师们的精彩表演,依然能够被其艺术魅力所倾倒。电影这种能够保存影像的方式在经典艺术的传承上是功不可没的。同时,电影的艺术表现力也应当是我们关注的,认真研习已有的优秀戏曲电影,不仅可以进一步开掘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保护传承优秀的戏曲文化,也能够在当下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留存民族文化影像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张明超